| 设为主页 | 保存桌面 | 手机版 | 二维码
107

陕西斯诺特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销售部

药食同源粉,新资源食品原料粉,水果粉,蔬菜粉,小分子肽粉。

联系方式
  • 联系人:郭经理
  • 电话:
  • 邮件:
  • 手机:
  • 传真:
站内搜索
 
产品分类
公司动态
  • 暂无动态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 » » 蜈蚣提取物质量稳定
蜈蚣提取物质量稳定
点击图片查看原图
产品: 浏览次数:793蜈蚣提取物质量稳定 
品牌: 斯诺特生物
产品型号: 80-200目
产品规格: 10:1 20:1 50:1
包装: 25公斤纸板桶或5公斤铝箔袋
最小起订量: 5 公斤
供货总量: 5000 公斤
发货期限: 自买家付款之日起 3 天内发货
有效期至: 长期有效
最后更新: 2025-03-18 09:21
  询价
详细信息
 

蜈蚣提取物——公司供应各种中药保健原料:蜈蚣提取物,天龙提取物天虫提取物粉,黄芪提取物,黄精提取物,枸杞提取物,当归提取物,鸡内金提取物,干姜提取物,石榴皮提取物,紫锥菊提取物,荷叶提取物,桑叶提取物,薄荷提取物,葡萄籽提取物,酸枣仁提取物,蓝莓提取物,桑葚提取物,人参提取物(人参皂甙),刺梨提取物,海带提取物等等,欢迎新老客户咨询!

 
【中药名】蜈蚣提取物
【别名】天龙、百脚、百足虫、天虫、吴公。
【英文名】Scolopendra。
【来源】
蜈蚣科动物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ltilans L.Koch.的全体。
【动物形态】体扁平而长,全体由22个同形环节构成。头部红褐色;头板近圆形,前端较窄而突出。头板和第1背板为金黄色,生触角l对,单眼4对;头部之腹面有颚肢1对,上有毒钩;颚肢底节内侧有1矩形突起,上具4枚小齿,颚肢齿板前端具小齿5枚。身体自第2背板起为墨绿色,末板黄褐色。背板自第2~19节各有2条不显著的纵沟;腹板及步肢均为淡黄色,步肢21对,足端黑色,爪状;末对附肢基部侧板端有2尖棘,同肢前腿节腹面外侧有2棘,内侧l棘,背面内侧l~3棘。
【产地分布】
蜈蚣栖居于潮湿阴暗处,食肉性。伞国各地均有分布。
【采收加工】春、夏季捕捉,捕得后,用两端削尖的竹片插入头尾两端,绷直、晒干;或先用沸水烫过,然后晒干或烘干。
【药材性状】扁平长条形,由22个体节组成。头部暗红或红褐色,略有光泽,有头板覆盖,头板近圆形,前端稍突出,有触角及颚肢各1对。躯干部第1背板与头同色,其余20个背板为棕绿或墨绿色,具光泽,自第4~22背板上常有2条纵沟线,腹部淡黄或棕黄色,皱缩;自第2节起,每节两侧有步足1对,步足黄色或红褐色,偶有黄白色,呈弯钩状,末1对步足尾状,易脱落。质脆,断面有裂隙。气微腥,有特殊刺鼻臭气,味辛、微咸。
【性味归经】
蜈蚣提取物性温,味辛。
【主要成分】含有2种类似蜂毒的成分,即组织胺样物质及溶血蛋白质,还含有胆甾醇、脂肪酸、蛋白质和多种氨基酸。
 
 
蜈蚣提取物工艺流程中药材采摘---清洗---烘干(晒干,脱干,阴干)---粉碎---投料---水提取(酒精提取,其他溶剂提取)---提取液精滤---减压浓缩(常压浓缩)---再浓缩---流浸膏---喷雾干燥---粉碎---混合---过筛---包装


我公司还供应以下含量产品:

褐藻糖胶98% 
毛喉鞘蕊花提取物
刺芒柄花素98%   
鹰嘴豆芽素A 98%    
柿子叶提取物乙酸乙酯45% 
柿子叶黄酮45%  
水溶性白藜芦醇 10% 
岩藻黄质10%
博落回总碱60%,血根碱40%
博落回总碱70%,血根碱50%
博落回总碱80%,血根碱60%
银杏叶黄酮24%,内酯6%
原花青素95%(来源葡萄籽,松树皮)
花青素25%(来源黑枸杞,蓝莓,接骨木,桑葚)
莽草酸98%
人参皂甙80%
云芝多糖30%,多肽15%
虾青素2-5%
纳豆激酶5000-20000fu/g
阿魏酸98%
黄芪多糖50%
枸杞多糖70%
香菇多糖50%
酸枣仁总皂甙1-3%

 


询价单